蒙臺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幼兒教育家,被譽為世界幼兒教育史上繼福祿培爾之后的一位杰出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在她的教育體系中,“感官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為其教育實驗的主要部分。在她看來,學前階段的兒童處在各種感覺的敏感期,在這一時期應該進行充分的感官教育。
感官教育或稱感覺教育,是蒙臺利教育內容中最重要,而且最有特色的部分。其內容主要是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練習五大類,它們分別借助相應的教育具來完成。
1.蒙臺梭利關于感官教育的意義及應注意的問題:
蒙臺梭利把感覺教育的意義歸結為四個方面:
第一,促進兒童感覺機能的發展;
第二,幫助兒童獲取各個方面的正確認識;
第三,養成兒童集中注意的習慣; 第四,打下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礎。
蒙臺梭利在論述感覺教育問題時,還特別指出了進行感覺教育應該注意的問題;
1.應該重視視、聽、觸覺的訓練
蒙臺梭利的感覺教育在重視所感覺器官訓練的基礎上特別重視視、聽、觸覺的訓練,而且把觸覺的訓練放在最為重要的位置上。在蒙臺梭利看來,對兒童觸摸能力的訓練不僅可以為他們小肌肉動作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讓兒童親自動手,可以促進他們的思維,并使其活動中得到最初的發展。
2.應該注意感覺教育的適宜時期
蒙臺梭利認為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感覺能力的發展在3-7歲時處于最迅速的時期,如果在這一時期忽視了感覺教育,成人之后感覺發展進入相對停滯期,則無法進行任何形式的補救。
3.應該使感覺教育的刺激孤立化
蒙臺梭利認為兒童在平時的感知覺中混雜著各種感覺,如視覺、聽覺、觸覺等,僅僅視覺就包含有大小、形狀、顏色等多種因素混雜。